在收藏古玩时,对于随葬品(即陪葬品)的忌讳是存在的,这主要源于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因素。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分析:
一、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忌讳
文化象征:随葬品在传统文化中通常与死亡、丧葬等负面意象相关联。这些物品在生前可能具有某种实用价值或象征意义,但一旦成为随葬品,便被视为与逝者紧密相连,带有浓厚的死亡气息。
心理感受:对于许多人来说,将随葬品作为古玩收藏可能会引发不适或恐惧感。这些物品可能带有某种神秘或诡异的氛围,让人感到不安或忌讳。
二、实际收藏中的注意事项
了解背景:在收藏古玩时,了解物品的背景和历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件古玩被证实为随葬品,那么收藏者需要仔细考虑其是否适合自己的收藏兴趣和风格。
辨别真伪:古玩市场上存在大量赝品和伪造品,其中包括一些冒充随葬品的物品。因此,在收藏过程中,收藏者需要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以免上当受骗。
遵守法律:在我国,拥有并贩卖某些古董(如古墓葬中出土的文物)可能需要获得相关的文物保护许可证。未经许可擅自交易文物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因此,在收藏古玩时,一定要确保交易符合法律要求。
三、具体随葬品的忌讳
冥器:冥器是专为丧葬而制作的器物,如陶俑、玉器等。这些物品在生前并不具有实用价值,而是专为死后世界所准备。因此,将冥器作为古玩收藏可能会被视为不吉利或不尊重逝者。
血沁古玉:血沁古玉是指长期接触鲜血或红色土壤矿物质沁入的古玉。这种古玉在视觉上可能带有一种惊悚感,且市面上造假的沁色古玉很多。因此,对于这样的古玉,收藏者需要特别谨慎。
唐三彩: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种陶器,色彩斑斓且极具特色。然而,在唐代它主要是作为随葬品存在的。此外,唐三彩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铅。因此,在收藏唐三彩时需要特别注意其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和文化忌讳。
四、总结
综上所述,收藏古玩时对于随葬品是存在忌讳的。这主要源于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因素以及实际收藏中的注意事项。在收藏过程中,收藏者需要了解物品的背景和历史、辨别真伪、遵守法律,并特别注意某些具体随葬品的忌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收藏活动的顺利进行和藏品的价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