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随葬品为什么在东南角

作者:极乐园小编    发布时间:2022-03-31 06:59:01     文章来源:内容整合    阅读人数:

为啥盗墓者行动前要在东南角点蜡烛,一灭得撤,其实原因很讲究

  盗掘别人的坟墓自古有之,而且在古代还是一门讲技术活的职业。据史书记载,三国时期曹操首先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门盗墓取财以充军饷。当时, 陈宫之子陈琳曾在檄文上痛骂曹操盗取别人墓葬的龌龊事。到了近代,发丘、搬山、卸岭等几乎失传,唯有擅长“寻龙”、“分金定穴”的摸金弟子活跃。
  可以私聊我~

商代墓葬的摆向是什么方向

  公元前17世纪,成汤灭夏,中国历史进入商代,至前11世纪帝辛失国,历时500余年。在商王朝统治区域内及各方国均发现大量墓葬,经科学发掘的目前已达数千座。这些发现为研究商墓的分期、葬俗,商代社会生活、阶级关系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殷墟18号墓发掘现场 分期与分布商代墓葬可分为早、中、晚3期,偃师二里头遗址上层、郑州二里冈和安阳殷墟的墓葬,分别是各期具有代表性的遗存。商代早期墓葬除偃师二里头外,在洛阳东干沟,郑州上街、洛达庙,陕县七里铺,夏县东下冯等地都有发现,总数超过百座,但以二里头的数量最多。商代中期墓葬在郑州商城、辉县琉璃阁(见琉璃阁商墓)、藁城台西遗址、黄陂盘龙城遗址均有发现,数量也不下一、二百座。商代晚期墓葬在河南辉县、罗山,河北邢台,山东益都,山西石楼,江西清江等数十个地点都有发现,而以安阳殷墟数量最多,总数不下1800座。 形制与葬俗各地的商代墓葬,绝大多数都是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以木质的棺或棺椁为葬具,葬式多为仰身直肢,一般都有随葬品。大、中型墓多用青铜礼器、玉器、货贝等随葬,小型墓则用陶器和货贝。中、晚期墓中殉人(狗)和人祭之风大盛。墓底多有腰坑。 已发现的早商墓葬多为长2米、宽不足1米的小型墓,随葬的陶器少则1件,多则20余件。中型墓棺椁齐备,都已被盗,有的墓中仍残留有铜爵、铜戈、铜戚和玉钺、玉戈等。商代中期墓葬与早商墓葬基本一致,但中型墓发现较多,一般都有青铜礼器和兵器等随葬,随葬礼器数量3~7件不等,有的还有殉人。晚商墓葬中有商王陵寝,也有中小贵族墓,还有大量平民小墓。侯家庄商王陵区占地10余万平方米,已发掘出13座大墓和1400多个祭祀坑。妇好墓所在的小屯村西北地可能是又一处王室墓地。孝民屯南的殷墟西区和大司空村及后冈附近则发现了晚商时期的族墓地。此外,在罗山蟒张后李、藁城台西、益都苏埠屯等地,也发现了方国或地方贵族的墓地。 商代晚期墓中带墓道的大墓,依形制和墓道数量又可分为□字形、中字形和甲字形3种:①□字形大墓,在安阳侯家庄王陵区发现8座,益都苏埠屯发现2座(见苏埠屯商墓)。墓室的东南西北各有一条墓道,墓道多呈斜坡状,一般以南墓道最长。这些墓中,有的墓室与椁室也作□字形;有的墓室和椁室呈方形;有的墓室作长方形或方形,椁室为□字形。墓中有为数可观的殉人和人牲,少数殉死者且有木棺和随葬品,大概是墓主人的亲信和姬妾。这些大墓都已被盗,但仍出有青铜、白陶、玉器、金叶等各种劫余的随葬品,有的还是罕见的珍品。②中字形墓。在墓室南北两通州极乐园公墓端各有一条墓道。在安阳殷墟发现7座,辉县琉璃阁发现1座。这种墓也有人殉、人牲和马坑等。殉人中有的也有木棺和随葬品。这些大墓的随葬品有铜礼器、兵器、工具、玉石器和白陶等。③甲字形墓。多在墓室的南边有一条墓道,这种墓葬在殷墟发现7座,罗山蟒张发现1座,不过后者墓道在北边,比较少见。墓主人有棺椁,并有殉人。但墓的规模和殉人数量都不如前两种大型墓。传出“司母戊”鼎的墓即属此类。 商代晚期为数众多的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也有大小之别。大者如妇好墓,葬具有棺有椁,下有腰坑,两壁有龛,墓中殉16人,且随葬大批铜、玉及骨、石、牙器等。稍小者虽也棺椁俱备,但殉人多不超过10人,一般随葬铜礼器10余件,此外还有兵器、陶器、玉器等。小墓为数最多,面积在2平方米左右,以木棺为葬具,有腰坑,有的有壁龛,以陶器和少量货贝为随葬品,无殉人,基本上不放铜礼器,有的甚至无随葬品。各地商代遗址中还有一些墓圹很窄或无圹的人骨架,多无葬具和随葬品,有的留有捆绑痕迹,有的身首异处或有斩割痕迹。此外,在居址附近常常有儿童墓葬,多以陶器作葬具,无随葬品,也没有专门的墓地。 殷墟18号墓随葬品放置情况 随葬品商代小型墓葬以陶器为主要随葬品。早期墓有鼎、豆、盆、罐、瓮、盘、觚、爵、□、角等;中期墓则多用鬲、□、簋、盆、罐、瓮等。早中期墓的陶器多为实用器。晚期墓有鬲、豆、罐、盂、簋、盘、觚、爵等,大多为明器。大、中型墓使用青铜器随葬。不过至今未发现早、中期的大型墓。早期的中型墓均被盗掘,已知青铜礼器仅爵一种,其他有戈、戚和镶嵌绿松石的兽面铜牌饰等(见彩图兽面铜牌饰、铜爵)。中期墓中青铜礼器有鼎、鬲、□、□、觚、爵、尊、盘等,盘龙城遗址的墓中,还出土了□、□、卣。此外还随葬有刀、锛、凿、斧、矛、戈、钺、镞等。中期墓铜礼器的表面多有兽面纹、夔纹、龟纹和圆圈纹、弦纹等装饰纹样。晚期的大、中型墓出土青铜器器类更多。礼器除中期已有的外,还有瓿、方□、盂、斗、□等。妇好墓中还出有偶方□、三联□、□尊、四足觥、方尊、方壶、方极乐园公墓产权□等(见彩图□尊、三联□、偶方□)。工具武器类有铲、刀、锛、凿、戈、矛、钺、镞等。此外还出现了3件或5件成编的铜铙以及弓形器、铜镜、匕。铜礼器的表面几乎都有装饰纹样,包括饕餮、夔、蝉、云雷、乳丁、蚕、蕉叶、四瓣花、圆涡等,有的还有2层或3层花纹。器表开始附加兽首装饰,有牛头、龙头、兽头、蛇等。有些铜器上有铭文,多1~4字,商末铜器有多至30字的,内容有族徽,父、祖名和作器原因等。 玉石器在商代贵族墓中也是常见的随葬品。早期墓中有钺、戈、柄形饰、璋等;中期墓中有璧、圭、璜等;晚期墓中则又有刀、豆、□、觯、瓿、□、磬等器具,妇好墓出土的玉器有不少是雕成人物和各种动物形象的装饰艺术品。此外,各地的商代墓葬中还出有骨器、象牙器、铅器、白陶、原始瓷器、漆器和货贝、金饰等。漆器见有豆、盘等。货贝使用较普遍,一般用一枚至数枚,放在死者的口或手中,但也有在墓中大堆存放的,如妇好墓即出土6800余枚。 在商代晚期,商王和贵族死后还用车马陪葬。车为木制的,均双轮独辕,前有衡,后有轴。车厢放在辕与轴相交处之上,平面为长方形,四周有栏杆,后面留有供乘车者上下的缺口。马多用两匹,埋放在车辕两侧的浅槽之中。车马之上往往有青铜的附件和饰物,用于车上的有□、轭饰,马饰具则有镳、当卢、节约等。有的车马还有玉、骨、蚌制的饰物。这种葬俗,反映了死者生前的生活情况。 中原以外的商代晚期墓中出土的青铜礼器大多与中原一致,但也有一些地方性特点。如山西石楼、保德等地出土的铃豆、铎形器、带铃觚、龙头觥、铃首剑、蛇首匕(见石楼铜器群),北京平谷刘家河商墓出土的金臂钏、金耳环、金笄等,均为中原地区商墓所不见。 商墓反映的一些问题各地发现的商代墓葬,为商代考古和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它们揭示了商代早、中、晚3个时期的墓葬在形制、结构、葬具、葬俗等方面的一致性与各自的特点,反映了商文化发展的步伐。同时,墓葬的规模、随葬品的数量与组合、殉人的多少等,也反映了墓主人生前的社会地位和礼制方面的问题。有学者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首先根据殷墟的墓葬材料,断定商代已经进入奴隶社会,这一结论已被越来越多的材料所证实。商墓中的大批随葬品,对研究商代铸铜、琢玉、制陶、牙雕、木工等工艺技术及商王国与各方国的关系等,都是十分珍贵的材料。
  灰坑,考古学术语,是古代人类留下的遗迹之一,主要由废弃的水井、窖穴等形成。灰坑有可能是垃圾坑,也有可能是储物坑(或窖藏),有可能是祭祀坑,各种坑都有其成因。
  有灰坑,就说明这里曾经是人类长期生活居住的场所。所以在附近发现同时期的墓葬就很正常了。

宋代古墓陪葬品一般都放在什么具体位置

  主墓室
  头边 从大约肚子那里开始清理到底部死土 应为胸部可能有铜镜 如有铜镜男女可分别 主要陪葬品在头部 有盖脸瓷器 头两遍放有一对魂瓶 头顶墙有暗碑 碑够后可能有壁笼 肩两侧可能有壁笼 看墓葬等级由此断定 下半身不是大墓别挖除了棺材钉啥也没有 板石盖定为最好 以上指平民 或者有钱的员外墓葬

汉代墓葬陪葬品是否有方向

  汉代是相对稳定繁荣的封建大帝国,为强化封建统治,统治者借助经济基础和宗法意识形态,掀起厚葬之风,使汉代的葬制、葬礼、墓园、墓室及随葬品都超出历朝历代。辽南汉墓深受内陆影响,但因地方性的诸多因素,又出现极为突出的特点。
  
  辽南汉代墓葬有两个极为突出的特点,一个是用贝壳作墓室材料而形成的贝墓,仅在辽南集中出现(接近辽南的山东长山岛少量存在)。二是反映氏族宗法制度的“族坟墓’,亦为内陆所少见。
  
  贝墓存在于辽南的沿海地区,已发掘的有100余座。贝墓是以海蛎、海螺、蛤蜊、鲍鱼壳、海帽等为主要材料建成的墓室。做法是先掘好土圹,在墓底铺一层贝壳,四周竖立木板为椁,入墓后盖上木板,空隙处塞实贝类,然后封土。据文献记载,最早的贝墓出现于春秋时期,《左传》记载:“宋文公卒,始厚葬用蜃炭。”这里说的“蜃”,便是贝类,《辞海》解读是大蛤。郑玄解释:“蚌蛤之蜃,犹塞也,将井椁塞下以蜃,御湿也。”所以用贝壳筑墓,是因为贝壳坚硬不朽,又防御潮湿,保护尸体不易腐坏(《周礼·地官》)。
  
  辽南贝墓最早由日本人于1931年发掘数座。新中国成立至今,辽宁考古工作者于1954年发掘大连市营城子41座;1957年发掘旅顺口李家沟26座;1975年至1978年发掘普兰店市花儿山乡30余座。此外,还在瓦房店市、金州区、旅顺口区,大连湾等沿海地区分别发掘数十座。
  
  辽南贝墓绝大多数出现在西汉时期,东汉初期仅有少部分。其墓葬形制与内陆一致。西汉前期多为单室墓,中期多为夫妻分室合葬墓,后期多为夫妻同室合葬墓,后期至东汉初期为贝石墓(即以贝壳与卵石或石椁合筑)和贝砖墓(以贝壳与长方形素砖合筑)为主。
  
  辽南的贝墓之多、之集中,为我国各地区的墓葬所仅见。其原因是辽南地区近海,人们养成喜爱贝类的食俗,因长期经验,发现贝壳坚硬而又隔绝潮湿,所以取来作为墓葬的材料。再是辽南沿海的贝类丰富,30多年前,海水落潮时潮出的贝类蛤蜊遍布、锥螺成堆,汉代自当更为丰富。从发掘的贝墓分析,许多贝类,尤其是锥螺内脏完好,说明是在筑墓时现从海水中取来的。
  
  但是,随着砖石结构的墓葬产生与发展,贝墓逐渐消失。因为贝壳筑墓毕竟没有砖石使用方便,砖石可以砌出宽大整齐的墓室,贝壳零散,作为墓葬材料,要借助木板。当人们的生活居室的主要建筑材料以砖和石为主后,墓室自然也就要改用砖石。所以,西汉后期以前为贝墓,后期至东汉初期为贝石,贝砖配合使用,到东汉中期已不再有贝墓。
  
  贝墓起源并集中在辽南,山东长海县受辽南的影响也出现少量贝墓,而内陆地区不见贝墓, 内陆省的沿海也少有发现。
  
  第二个特点是“族坟墓”异常突出,是先秦“同族相葬”制度的延续。
  
  宗族是以血缘关系和地域关系构成的社会关系形态,是上古氏族公社的基本社会结构。进入阶级社会后,奴隶主进一步强化宗族、宗法,以此统治人民。与当时的土地国有制相适应,与严密的宗法制度相配合,死者也按宗法制度“同族相葬”,这就是历史典籍中说的“族坟墓”。这种墓葬制度,在西周和战国时期极为盛行。
  
  然而,战国末年各国变法导致土地私有制逐渐合法化。西汉时土地自由买卖,使墓地也逐步成为一家一户所有的私有财产,“族坟墓”制度遂被破坏。代之而起的是家族墓地,不同的家族根据其地位选择墓地,强宗豪族的墓地连绵多代,但一般家族世代族人增多,各房各支,各家都可以自择墓地,这就造成了”族坟墓”的瓦解。
  
  然而西汉王朝建立后,为强化集团统治,仍以种种方法使奴隶社会的宗族关系继续存在下去。其中一法是让每个宗族成员固定在一个地缘土地上,世代聚族而居,同时以丧葬形式强化这种血缘与地缘关系。使每个成员都视祖茔神圣不可动摇,生是亲属,死必同茔,即使远离故乡而生活,死后也要“叶落归根”,葬入祖茔。东汉的郑玄为之诠解说:“族,犹类也,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一宗一祖“生相亲爱,死相哀痛”。由于汉代统治者的提倡、宣传,使同地而居,同族而葬的观念代代相传,影响深远。
  
  这种影响在辽南地区格外突出,每每发掘汉代墓葬,皆是排列整齐有序,密集相接的墓群,分散或孤立的汉墓甚少。1953年春,在鞍山市沙河东的窑场建设工程中,一次清理400多座密集相连的汉墓。同年,在海城大屯清理一个80余座墓葬的汉墓群。1954年,在辽阳太子河筑堤清理200多座墓室的汉墓群,1955年又在辽阳三道壕清理数群东汉墓,其中一个童棺墓地,一次掘出368个排列十分密集的儿童瓦棺墓。大连地区的汉墓更是成群发掘出现,例如:1954年在营城子一次清理40多座西汉贝墓、十几座砖室墓,共计52座汉墓同属一族。旅顺铁山地区、江西区、北海区、大连湾、金州董家沟、普兰店花儿山乡及庄河、瓦房店等地区皆发掘几十座密集相接的汉墓群。
  
  例如大连市营城子汉墓,一个墓地数百座汉墓,有贝墓、贝石墓、贝砖墓、砖室墓、石板墓。这个墓群跨越年代达四五百年之久,属于同类型墓葬集中在一起,越是外围时代越晚。由此可知,这些墓主都是按宗族内各直系宗亲的血缘关系及世系辈份,依次埋入墓地的。这就是贾谊所说的:“六亲有次,不可相逾,相逾则宗族扰乱,不能相亲。”(贾谊:《新书》)。
  
  1953 年发掘的鞍山沙河东的一个汉墓群400多座。而据调查估计这个墓地原有汉墓在千座以上(孙守道:《论辽南汉魏晋墓葬制之发展演变》、《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第1期)。根据发掘的400多座墓葬,其排列方位、形制、随葬特点、墓葬材料、墓室结构,都说明这个墓群是一个宗族墓地,而因入墓时代不同,排列有序,并体现了绵延相接的特点。
  
  辽南地区的汉墓群正是先秦“族坟墓”的延续,说明宗法关系在墓葬制度中体现强烈。这一情况在内陆地区虽有反映,但没有辽南地区反映集中。从汉代的这种突出的墓葬制度,又反映了汉代时期,辽南地区的社会宗法制度、宗法关系、宗法观念较内陆强烈、稳固。从而为我们研究辽南的历史文化、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提供了重要参考。
  贵族的话会出现些特制的青铜冥器或是生前用过的一些青铜器,还会出现些陶制的房屋之类的物件。老百姓的墓葬简单的太多了,几件陶器,几枚五铢钱最为正常。